《身为大顺皇帝想征服世界》第十二章 先南后北的战略 免费试读
说实话,安迪对西伯利亚的比赛兴趣不大。
至少在现阶段,与其花有限的国力和沙皇俄罗斯争夺一个产量极低的西伯利亚地区,不如南下。
如果能在富庶的南阳地区随便抢一块地,即使面积不大,收益也远超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
因为南阳是成熟之地,人口众多,不知道比西伯利亚好多少。别说西伯利亚资源多,西伯利亚有的,南阳有的!
无论是石油、铁矿石、煤炭、铜、铝、黄金,南阳应有尽有。
而且南阳地区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业生产,水稻一年可以种三次。基本上只要稍微管理一下,南阳地区占领的领土就可以成为大顺帝国的大粮仓,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养活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口。
更不用说在南阳还能种植橡胶、油棕、金鸡纳等经济作物。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南阳地区都是碾压西伯利亚地区的。
在大顺帝国国力有限,暂时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作为扩张方向的时候,南下远胜北上。
另外,由于华夏文明在东亚的强势地位,南阳地区或多或少会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
再加上南阳有大量的大顺移民,所以相对于只能选择殖民南阳的西方列强来说,大顺帝国完全可以选择直接将南阳占领的领土本地化,阻力未必更多。
如果大顺帝国能把南阳地区全部拿下,消化掉,那么就可以选择再次北上,直接制服沙皇国力强大的俄罗斯。至少让沙皇俄罗斯先退出亚洲,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所以安迪称王后,准备在国内种几年田,先多聚点势力,同时稳住英法。等海军强大起来之后,再看南洋除英法之外的西方势力有没有自己送上门来。比如弱小的荷兰或者西班牙,就非常适合作为大顺帝国在南洋南部的第一个对手。
但在南进战略正式启动之前,还是要把沙皇俄罗斯打个半死,才能直接把沙皇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从远东再次推向欧洲或者近东。
毕竟,两线作战是军事家的大忌。如果大顺帝国在南阳与一个西方国家发生大战,北方的俄国沙皇又趁机捣乱,真的会很容易把大顺帝国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原来,大顺帝国和沙皇俄罗斯已经和平共处了差不多两百年,其间有各种贸易和外交使节往来。不敢说是兄弟国家,但关系还不错,也没发生过纠纷。
但是自从顺应之战爆发后,沙皇看到大顺帝国的国力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于是瞬间选择撕毁多年前签订的友好条约,再次意图染指大顺帝国的领土。
当大顺帝国主力在东南沿海与英军激战时,沙皇派出多支小部队多次骚扰驻守边境的大顺边防军,亲自检验大顺皇军的战斗力。
特别是外兴安岭地区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成为俄军的主要勘探地区,俄军大部分都在进攻这两个地区。
好在大顺帝国的军队勉强能撑起场面。依靠地理位置和人数优势,多次击退俄军试验部队。
但是俄国的野心还是吓到了宗申皇帝。
富庶的东南沿海毁于战乱,财政赤字巨大,北方不断受到沙皇俄国的挑战,明目张胆地显露出占领兴安岭以外、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的野心。
正是在这种多重压力下,宗申皇帝被迫与英国军队和解并承认失败。
在与英军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后,由于担心沙皇俄国会突然进行大规模入侵,宗申皇帝迅速将近一半的主力部队调往北方。
好在大顺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过得去,所以沙皇还是不敢让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
然而当时沙皇俄罗斯在西方并没有太大的扩张空间。普鲁士、奥匈帝国和北欧国家是强硬的国家。奥斯曼西南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收获。
环顾四周,在沙皇眼里,真的只有远东相对容易扩张。
于是,连续两届都不死心的沙皇,与大顺帝国发生了长达30多年的局部边境战争。在双方都没有对该团投入重金的情况下,双方总伤亡超过10万。
为此,大顺帝国被迫在北部边境投入巨资,造成了巨大的军事负担。
在此期间,大顺帝国高层还策划了对沙皇俄罗斯的报复,想派军队去西伯利亚剿灭。
问题是,沙皇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城市不多,值得出兵摧毁的地方也不多。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地方,让顺军不知道该找谁报仇。
更尴尬的是,此举还可能引起沙皇俄罗斯的全力反击,从而将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
这个能不能赢的问题先放一放。只是因为这场战争双方的投入和收益比例,大顺帝国的高层并不想卷入这场战争。
在这场大战中,无论谁胜谁负,战争双方都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大顺帝国赢了,受益的只会是产量极低且维护成本不小的西伯利亚。
战败的沙皇俄罗斯,除了损失巨额军费,付出惨重伤亡外,损失的只是一个产量很少的西伯利亚地区,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如果大顺帝国输了,损失的不仅仅是巨额军费和惨重的人员伤亡,还有东北大面积的富庶土地。
战败的沙皇俄罗斯可以赚很多钱。真正意义上是一场赌博,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
相比之下,大顺帝国真的没必要冒着战败的巨大风险,去和沙皇俄罗斯打一场赢了也不会有多大收获的战争。
因此,高宗皇帝最终抑制住了向俄国宣战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