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这可不兴吃啊》第十九章 总有人煞风景 免费试读
由于工部的工匠懂得打棉的技艺,所以加工速度稍慢,但成衣质量高很多。
同时,那些手艺人还是自学成才。把棉絮打平后,他们还用纱线织成网,固定棉絮。
这样压出来的棉花做成被子或者棉衣就方便多了。
几天后,在工部的日夜运作下,一车车的棉衣做好了,棉花全部加工成棉被后,孙昌无极带着一些棉被去了河东路。
至于剩下的棉衣和被子,李靖亲自护送部队到边境。
很快,贞观二年最冷的时候来了。
河东路大部分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冷。
好在孙昌无极夫妇带的棉衣卖的很低,基本是亏本生意。
再加上取暖措施,足够受灾地区的群众使用。
但即便如此,冻死的受害者也不在少数。
很难想象没有这些棉被会死多少人。
要知道,在农耕社会,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资源。
本来因为隋的乱世而大大减少的人口,经过武德的休养生息期后,略有增加,但如果发生大灾难,恐怕会对刚刚有所起色的大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当然,河东路毕竟位于大唐,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在大唐和突厥的交界处,此时是地狱般的景象。
冻死的人不计其数,还要承受无数土耳其难民南下掠夺。
双方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人,但与突厥人相比,大唐的兵民显然选择更多。
虽然实际分发给人们的棉衣不多,但是一床被子还是可以很多人用的。
“兄弟们,那群突厥人又来了蛮子!不要辜负殿下给我们的棉衣棉被!给我加油!”
“杀!”
得益于之前远征军分散到各个边境口岸,有大量的士兵驻扎。
所有值班的士兵都可以轮换。
而且由于棉衣棉被的存在,守城士兵的战斗力比在寒风中挣扎求生、经历长途跋涉的突厥骑兵要难得多。
再加上守军把周边村庄的居民提前放在后方和城里,所以即使想通过劫掠村民来获取物资,也根本找不到目标。
基本上,大部分突厥蛮子人都没能在对城市的攻击中幸存下来,所以他们死于寒冷。
李成干之前说的几乎都发生了。
李靖坐在房间里,也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太棒了。”
“要不是殿下不顾安危,就算他对着观众说话,恐怕我也已经在突厥境内了。”
想到这里,李靖也是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如果他们提前出兵,这个时候,在突厥的领土上,棉衣棉被这种神圣的东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就算赢了也是惨胜。
大唐的精英战士估计十有八九。就算突厥全灭,也不是残存的吐蕃和高句丽的对手。
“来,准备一匹快马。我要为殿下做点事!”
……
过几天。
在太极堂里,正在举行宫廷会议的李世民,也是喜气洋洋。
虽然突如其来的寒灾让他措手不及,但多亏了李成干的帮助和提醒,还有棉被的存在。
大唐虽然有冻死的人,但是不多。
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冬天,冻死的人不用比往年多交多少钱,这是一件喜事。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急于出兵,没有在寒冬折损部队。而突厥那边,经过这么一场浩劫,战斗力至少下降了几个档次。
心情好的时候,就连曾经最让他头疼的魏徵,此时也显得异常可爱。
“你艾青可有事要商量。若无所议,今日离朝。”
虽然我心情很好,但不代表李世民喜欢在这种大冷天和一帮老顽固吵架。
就算太极堂里烧着很多炉子,比外面暖和多了,但是堂门大开,风呼啸,谁也不会好过。
尤其是他坐得高的时候,属于一个正对着大风的人,脸上都是冰。
在场的很多大臣听到李世民的话后,都暗暗点头,然后闭上了嘴。
这一天,回家不讨论国事香多了。
但是,在这种时候,人们往往会破坏气氛,这就像学生提醒老师布置作业一样令人厌恶。
“我有书玩!”
当时的魏徵,历史部长左丞,挺身而出,强行延长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的工作时间。
李世民忍着不悦,问道:“哦,魏可有要事相告?”
“正是。”魏徵说,当他没有看到李世民的便秘的脸傲慢。
李世民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是什么?”
郑伟笑着说:“恳请陛下为殿下做点贡献!”
此言一出,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随后,杜如晦、方、段伦也被反映出来。
毕竟棉花的出现并不是像屈原里那种还没有普及的东西,还有还不成熟绝密的土豆,还有防止李世民出兵土耳其那么神神秘秘。
李世民并没有过多的隐瞒。其实王朝的大臣都知道,这棉花是大唐太子做的,那年他才八岁。
他们并没有对魏徵的言论感到太多的排斥。
甚至想当然。
能当官的,哪怕是出身名门,走后门进来的,也不全是傻子。
无论是潜在的巨大效益,还是棉花的巨大作用,他们都看在眼里。
但年纪轻轻就能看出棉花的潜力,从万里边疆引进李成干显然不简单。
但既然有人赞同,自然有人反对。
一个身影走出来说:“我觉得这件事还需要再商量!”
李世民听完,我皱起了眉头。
他当然知道是谁,是小雨。历史上这位神人膜拜,六次被贬。
六度拜显示了萧瑜的过人能力,却被贬了六次,甚至最后被贬到了国公的位置。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在法庭之上有多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