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三国志》第十九回 军官学校 免费试读
在重整军队的同时,杨修按照王琦的指示,给父亲、最高军事长官杨彪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的领地躁动不安,缺少军衔,没有武器,没有盔甲,连重复军饷都很困难。王琦再三告诫杨修,杨彪毕竟是国家的重要大臣,不要急着跟老人谈继位王琦。
杨彪渴望爱他的儿子。接到信后,他立即调集了5000名步兵,500名骑兵,2000张弓,10万支箭,以及大量的粮草和辎重。表面上,这些人力物力都是向冀州汇报的。暗地里,杨彪命令将军们直接去镇定。当然,杨彪也想去走走,跟冀州刺史韩父说说这件事。
收到这些军队后,杨修留下士兵和下级军官,每个高级军官都准备了礼物并送回北京。那些高级军官不想离开首都,所以很好吃。而且他们还有东西要拿,所以都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杨修为汉赋准备了另一份礼物。
在新增的5500人中,骑兵被分配到第1师,1000人被分配到第3师。其余4000人与第2师混编,改编为第2步兵师第4步兵师。2师仍以高顺为首,而典韦武功高强,所以4师没有可用之师,赵云只好兼任。。
这样一来,第1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16000人,但与王琦的预期人员结构相差很大,各部分人员比例也不是很协调。然而,第1集团军还有两个综合步兵师、一个综合射手师和半个骑兵师。
划时代的意义是军校建设。
第三年11月,第一军事学院正式成立。
王琦认为培养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所以王琦亲自担任军校校长,赵云和杨修担任副校长。学校的老师是王琦、杨修、赵云、颜良、高顺、张合、典韦。严格来说,在第1集团军,王琦担任着唯一一个军校校长兼教官的职位。
在第1军,团长以下各级军官由早期加入王琦军的士兵和原常山县军中的各级军官组成。王琦规定,他们在就职之前,必须在军事学院接受轮换训练,训练合格者将获得王琦签名的证书。
训练内容包括各兵种战术、各种武器的使用、训练士兵的理论和方法、对条例的深入理解、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掌握、24小时计时方法、战场救生技术、野外生存技能、号声和旗语等。
为了储备后备力量,军校成立了童子军,招收10岁以上13岁以下的男孩。童子军穿军装,列兵军衔,班长轮流,不带中士臂章。除了这些男生不是第1军发工资,所有待遇都和正规兵一样。
以当时的经济条件,养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偏偏穷人点不着灯,晚上无事可做,无所事事。结果孩子越穷,孩子越多,越穷,进入了恶性循环。
1军的这一举动让穷人欣喜若狂,认为1军的大佬们疯了,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童子军。不可避免的是,他们谎报了年龄,试图蒙混过关。赵云不能,所以他不得不采访自己,并拒绝接受任何太小或太大的电话。
根据王琦的个人命令,童子军每天的日程安排如下:早操;上午学习文化课,从启蒙开始,然后主要学习军事知识、管理知识、科学知识;下午重点学习格斗技巧。内容和军校轮训差不多,但更系统深入。除了晚上短时间的体能训练,可以在学校自由活动。
童子军招募后,一共招募了3000名童子军,如果不是要求严格,人数远不止这些。
至于王琦,获得大量预备役士兵不需要任何成本。看着来报名童子军的人络绎不绝,我不禁笑得像只老狐狸。
随着大量童子军入学,急需大量教材。在王琦的亲自领导下,军校下属的造纸厂、印刷厂、文具厂开工建设。
造纸厂不仅使用了当时的麻、桑皮等造纸原料,还大量采用了麦草、稻草等新型造纸原料,大大降低了纸张的成本。
印刷厂直接采用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发明,选用纹理品质优良的实木作为雕版印刷的原料。
在文具厂,制造了大量的欧洲鹅毛笔和墨水。墨汁盛在瓷瓶里,研磨也不再现。这些文具制作完成后,将发放给排级以上单位和军事院校的学员和侦察兵。22世纪,绝大多数的文字都是在电脑上输入的,除了签名王琦很少自己写,所以他的字真的不敢恭维。好在写字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整洁易读。至于原来的毛笔书法,会逐渐转化为纯艺术。
第一批印刷的材料是军法条例。这些文件分发到各排,排长负责保证每个士兵都知道规定的所有内容。最早印刷的书籍是王琦亲自编写的训练教材,用于军官的轮换训练和童子军的文化课。所有的书都是从右到左竖着排,从左到右横着排,学生和童子军的书写是从左到右横着排。
军官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研究重装步兵方阵。
和现代战争一样,战术在古代战争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欧洲很多著名的战役中,胜利者获胜主要是因为战术上的优势。
原始的步兵打仗就像一群人在乱窜,直到希腊、马其顿、罗马相继组建重武装步兵,采用方阵战术阵型,这种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步兵方阵队形严整,队形严整,层次分明。其威力在于步兵的重装备和阵中步兵的齐心协力,联合对敌。所以,队形严整的重装步兵方阵,即使数量上占优,也能轻松战胜乱敌。
在另一个时空的汉朝,王琦在国内率先采用了重装步兵方阵的战术,这在当时是战术上的绝对创新。
在此之前,第1集团军的步兵在训练中非常重视队形的演练。士兵们全副武装,练习着矛和剑的攻击方法以及盾牌的防御技巧。在演习中,他们根据军官的命令尽量保持整齐的队形。
按照王琦的要求,矛是主要武器。一旦需要近战,就用剑攻击。步兵和骑兵正好相反。佩剑不如双刃剑,既有刺的功能。所以步兵以剑为主,但目前剑还不够,只能剑与剑并用。
其实王琦并不清楚步兵方阵的实际应用。他之前要求步兵保持队形,以便打好基础。现在第一军的军官是军队里最优秀的。王琦组织他们就是让他们集思广益,按照自己的想法研究步兵方阵的战术。
军官们被王琦的战术思想深深吸引。他们根据王琦提出的“同心协力,团结对敌”的基本理论,仔细研究了具体的战术。每当他们有了新的想法,就立即组织士兵进行练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战术。
在军校里,赵云、高顺等人亲自组织军官研究步兵方阵的战术,王琦也亲自到现场。这项研究还涵盖了战场指挥、协同作战和其他科目。
按照王琦的安排,军官们在军校的研究一有进展,就会立即回到自己的部队,带领下属进行实战演习,并在演习中不断提高。这种方法,无形中也提高了士兵在演习中的对抗能力。
王琦发布命令,提升所有在步兵方阵战术研究方面有成绩的官兵,提出有创意的意见,大大提高了战士们学习战术的积极性。
很快,步兵方阵基本成型。
步兵方阵由团组成,每个团标准编制1000人,其中参谋、司务长、后勤人员37人,不计入方阵。每次方阵进攻,都有一个团的副团长在前敌指挥部待命,加上负责传递命令的团警卫副团长,共计39人。除了这39人,其他961人正好组成一个31×31的方阵,各营从左到右排列,统一指挥。方阵中的每一个士兵,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间隔1米。
在方阵中,团长位于方阵的中央,负责指挥整个方阵。另一个副团长位于方阵后方相对安全的位置。一旦团长被杀,他将接管整个团的指挥权。三个营长排成第三排,负责方阵的前方。三个连长的位置要求分布在各连的前中后,具体位置不要求。两军接触后,排长及以下军官在方阵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对初级军官的职位没有要求。副营长和团部警卫站在方阵中间,围着团长。
方阵中,每个团都打出自己的旗帜,团部警卫班副班长担任旗手,紧跟团长。为了总部和士兵的识别,团旗上只有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这样每个师可以组成三个方阵,每个军可以组成九个方阵。但以第1集团军现有兵力,只能组建6个方阵。
演习中发现矛的长度至关重要,于是紧急生产了一批长达5米的矛装备前四排部队,而其他部队仍装备3米长的矛。这样不仅可以让后排的士兵先发制人,还可以从前排的空隙中伸出长矛,扩大攻击面。
为了保持方阵为了使方阵队形整齐划一,第1军成立了鼓队,让步兵按照鼓的节奏行进。